骑行独库公路⑥:行程第四天翻过独库公路第二座达坂,下山浇成落汤鸡,晚上住酒店吃大盘鸡


山坡下零星有几间冒烟的毡房,游牧的生活即将接近尾声,往后骑行就不一定能遇到这样的牧场了,告别努尔巴合提夫妇离开时有些不舍,这种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不是居住在城市水泥方格里的我们能想象的,辛苦的劳作透支着身体健康。
作为过客,我们所渴望的诗和远方不过是他们的辛苦日常,如果要问我此行有什么值得怀念的,除了独库公路壮观的风景,感叹筑路的艰辛历程,便是本地牧民的生活方式。
太阳钻进云层露出微弱的光芒,仿佛一只眼睛注视着大地,看到路边立着[防雪点]的牌子,抬头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禁不住开始想象冬天的牧场是什么样的……
呼啸的大雪一夜之间便掩盖了毡房的痕迹,不见道路的轮廓;白天阳光温暖的时候,老鼠刨开洞口清理屋舍,意外地发现地上残留的肉渣,草原上留下一串串的足迹,这也许能给漫长寒冷的冬季带来一丝惊喜和安慰。

👆玉希莫勒盖隧道|海拔3179米
玉希莫勒盖旧隧道,20多年前由某基建工程兵修建,隧道修了8年,牺牲了20多名解放军战士,通车一年后就因为涌水结冰而成为“冰洞” 2008年,横跨天山南北的独山子—库车公路那拉提至乔尔玛段的扩建任务启动。这段工程被称为全线的“骨头”工程,299道山弯构成了50公里的地段,特别是地处天山顶端的玉希莫勒盖隧道,海拔3200米,全长1943米,冰蚀、泥岩、裂隙水,地质极为复杂,每年施工期最多只有4个月。因其海拔高、施工难——特别是以前开凿的隧道已经废弃——被称为“天山第一隧”。

晚上住在度假村,游客稀少,两人整了大盘鸡,老板照顾,满满一盘90元;也是这几天吃住条件最好的一次;第一天是毛溜沟多人大通铺,后面连续两晚住在牧民的毡房里;
想起出发时的种种不堪,差点因为高温暴晒缺水就放弃了,如今翻过了两座达坂,行程过半,虽说下午被浇成落汤鸡,但精神状态还不错,加上今晚有大盘鸡犒劳,还能洗个热水澡,一扫多日的疲惫,期待明天满血复活。
有问题可以扫码咨询旅行管家多杰

参考资料:
1.玉希莫勒盖《凤凰网》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